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柯林菲特氏症」是一種性染色體異常疾病,也稱為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症候群,又稱原發性小睪丸症,患者於染色體檢查可以發現比正常男性的XY多一條X染色體,共有47條染色體,性染色體為XX…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122年輕人愛美,喜歡在耳垂、耳骨打耳洞,要小心傷口感染綠膿桿菌發炎,尤其是耳骨發炎,恐釀成蜂窩性組織炎!1名17歲周同學相當愛漂亮,尤其喜歡打耳洞,除了耳垂外,日前連左邊耳骨上也打了耳…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065第一型神經纖維瘤 (NF1) 發生率為1/3000,半數源自家族遺傳,半數是自身基因突變,也可能長出叢狀神經纖維瘤。醫師提醒,有症狀的患者相較於無症狀叢狀神經纖維瘤的患者,致死率高…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038病毒感染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目前雖然已經調降防疫等級,但其起因為病毒感染,因此對人體造成的後遺症仍不可輕忽。宜蘭一名婦人去年感染新冠,在輕症自癒後卻出現慢性頭痛後遺症,羅東博愛醫院神…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971孕婦產前檢查非常重要,尤其是超音波有異常,可進一步做全基因檢測,能及早發現胎兒是否有基因缺陷,能中止妊娠。1名29歲少婦首度自然受孕16週,在茂盛醫院接受超音波產檢時發現胎兒長骨異…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95912春節長假即將到來,無論是返鄉團圓或出遊踏青,都可能面臨長時間坐車或搭飛機的情況。許多民眾會下意識減少飲水量以避免頻繁上廁所,泌尿科顧芳瑜醫師提醒,水喝太少加上長時間憋尿可能讓泌尿道…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5768置換人工關節併發慢性骨髓炎,影響行走,透過高壓氧治療有助重拾行動力!69歲的謝姓婦人早年務農,總是跪在農田裡採收豌豆,10年前兩腳膝蓋疼痛、僵硬,進行全人工關節置換,但10年來左膝…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668為了保險,千算萬算,別把新生兒篩檢都該做的公費與自費篩檢項目,以及早揪出罕見疾病與黃金治療時間給「算」掉了!近一、二年來,約有二至三成新生兒父母,為了購買新生兒終生保險,在寶寶剛出…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536腰椎手術竟然也有造成細菌感染的風險!62歲的張先生在12年前曾接受第三到第五節腰椎的減壓固定手術,但手術後常覺得腰痠不舒服,X光檢查發現腰椎鋼釘有鬆脫,但未做進一步處理。3年前開始…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490女性一生當中,有一些時期特別容易發生陰道及泌尿道感染,例如經期、懷孕期、更年期,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改變陰道及泌尿道內的酸鹼值,以及正常菌叢生態使病菌更容易孳生。根據以往的研究指…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95449抗生素不是萬靈丹,要預防抗生素抗藥性產生風險!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今(19日)響應WHO 2024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407先天性遺傳疾病黏多醣症是一種罕見疾病,新生兒出生時外觀完全看不出來,但隨著體內愈來愈多的黏多醣堆積無法正常分解時,會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損傷。馬偕兒童醫院研究團隊率全球之先,透過26萬…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361抗生素的濫用正將全球推向多重抗藥性和超級細菌的危機,預估到2035年可能使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為應對此威脅,行政院計劃從明年起投入2億元,推動國家級的抗藥性防治目標。亞東醫院…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347狂擦藥或吃抗生素、只要調好作息飲食、把臉洗乾淨,就能改善「痘」花臉的問題?根據波仕特線上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青春痘患者有社交困擾,但多數人有錯誤抗痘的經驗和觀念。皮膚科醫師表示,正…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9/94597服用膠囊藥物黏附食道壁,小心釀食道黏膜潰瘍!22歲張姓女大生主訴最近一週以來胸口中央部位疼痛,並有打嗝,上腹不舒服的症狀。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蕭偉成醫師經內視鏡檢查發現:其食道的…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9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