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換人工關節併發慢性骨髓炎,影響行走,透過高壓氧治療有助重拾行動力!69歲的謝姓婦人早年務農,總是跪在農田裡採收豌豆,10年前兩腳膝蓋疼痛、僵硬,進行全人工關節置換,但10年來左膝…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668為了保險,千算萬算,別把新生兒篩檢都該做的公費與自費篩檢項目,以及早揪出罕見疾病與黃金治療時間給「算」掉了!近一、二年來,約有二至三成新生兒父母,為了購買新生兒終生保險,在寶寶剛出…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536腰椎手術竟然也有造成細菌感染的風險!62歲的張先生在12年前曾接受第三到第五節腰椎的減壓固定手術,但手術後常覺得腰痠不舒服,X光檢查發現腰椎鋼釘有鬆脫,但未做進一步處理。3年前開始…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490女性一生當中,有一些時期特別容易發生陰道及泌尿道感染,例如經期、懷孕期、更年期,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改變陰道及泌尿道內的酸鹼值,以及正常菌叢生態使病菌更容易孳生。根據以往的研究指…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95449抗生素不是萬靈丹,要預防抗生素抗藥性產生風險!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今(19日)響應WHO 2024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407先天性遺傳疾病黏多醣症是一種罕見疾病,新生兒出生時外觀完全看不出來,但隨著體內愈來愈多的黏多醣堆積無法正常分解時,會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損傷。馬偕兒童醫院研究團隊率全球之先,透過26萬…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361抗生素的濫用正將全球推向多重抗藥性和超級細菌的危機,預估到2035年可能使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為應對此威脅,行政院計劃從明年起投入2億元,推動國家級的抗藥性防治目標。亞東醫院…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347狂擦藥或吃抗生素、只要調好作息飲食、把臉洗乾淨,就能改善「痘」花臉的問題?根據波仕特線上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青春痘患者有社交困擾,但多數人有錯誤抗痘的經驗和觀念。皮膚科醫師表示,正…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9/94597服用膠囊藥物黏附食道壁,小心釀食道黏膜潰瘍!22歲張姓女大生主訴最近一週以來胸口中央部位疼痛,並有打嗝,上腹不舒服的症狀。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蕭偉成醫師經內視鏡檢查發現:其食道的…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95331隨著冬季節來臨,呼吸道病毒有大流行風險,包括流感、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道病毒、肺炎鏈球菌等感染的增加。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指出,特別是年長者及患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更應積極接種疫苗…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314根據最新的全球研究,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為抗藥性細菌而喪命,這將為全球醫療系統帶來壓力,至2035年平均壽命將因此縮短1.8年,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重大的公衛危機。為應對這一…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231今(11)日是敬老的重陽節,隨著國人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成長,占總人口比率也持續攀升,2025年預計邁向超高齡社會,高齡與慢性病盛行,醫療需求日益增加。為使高齡急症醫療照…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178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僅次於惡性腫瘤。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秋冬季節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為了提升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亞東醫院於今1日舉辦「心臟…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142急性中耳炎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好發於3歲以下兒童。根據統計,本身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罹患中耳炎的機率是一般兒童的2到4倍,80%在3歲以前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而3歲以下兒童上…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5124基因讓我們獨一無二,即使是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孩子,由於基因的組合不同,基因序列也會不一樣。現今個人化醫療(Personalized Medicine)已經進入精準健康(Precisi…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8/9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