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恐致急性心肌梗塞!醫籲:防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遠離3大元凶 2025.09.22
在心臟疾病當中,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最常見且危險的一種。它的可怕之處在於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但一旦血管被斑塊或血栓瞬間堵住,就可能演變… 詳全文 >
-
天天健走竟然足底筋膜炎找上門!震波治療搭配物理治療,重拾勇腳 2025.09.22
熱愛走路運動雖然很好,但是,別忘運動前應做好伸展、選擇合適鞋款,並適時調整運動量及運動強度,才能避免足底筋膜炎找上門。羅東博愛醫院復健… 詳全文 >
-
偏頭痛不是一般頭痛,勿依賴止痛藥!醫:3大新型預防性治療偏頭痛,成新趨勢 2025.09.22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光田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醫師指出,偏頭痛並非一般頭痛,而是一種需要精準治療的神經系統疾病。許多國人仍存有「依賴… 詳全文 >
-
腦中風、腦外傷常見肌肉痙攣!「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治療肌肉痙攣,成國際主流 2025.09.22
肌肉痙攣常見於腦中風、腦外傷、腦性麻痺或脊髓損傷患者,不僅讓復健進展受阻,也使日常生活與照護變得困難。如今隨著醫療進步,台北榮總復健醫… 詳全文 >
-
英國擬禁售16歲以下能量飲!一罐咖啡因就超標?醫:小心越喝越累、拖垮代謝 2025.09.22
根據BBC報導指出,英國政府正研擬全面禁止向16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販售能量飲,理由是這類飲品的高糖與高咖啡因,可能損害孩子的健康、專注… 詳全文 >
-
坐馬桶容易感染HPV?摸起來有硬塊就是HPV?醫師破解常見5大迷思 2025.09.22
近日,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在臉書透露柯文哲臀部出現「對稱性傷口」,並懷疑為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此訊息引發社會熱議。令… 詳全文 >
-
近畿大學百年校慶!臺北榮總與近畿大學簽合作MOU,推動臺日醫學交流 2025.09.22
深化台日醫療交流邁出一大步!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副院長李偉強、副院長曾令民,以及心臟血管中心副主任張效煌等人,今天9月20日應邀… 詳全文 >
-
超人醫師徐超斌因病離世!中風、罹癌也不放棄建立「南迴醫院」 2025.09.19
有「超人醫師」稱號的徐超斌,有感於台東南迴4鄉醫療資源缺乏,12年前推動催生「南迴醫院」,即使中風、罹癌也不放棄建立「南迴醫院」的願景… 詳全文 >
-
陰莖增大術常見方法有哪些?陰莖增大術風險是什麼?醫揭常見6大QA 2025.09.19
近日因一名患者接受陰莖增大術,竟然傳出意外身亡不幸事件,引起社會關注。究竟進行增大手術應有哪些準備?常見陰莖增大術的方法有哪些?陰莖增… 詳全文 >
-
失智症全球照護逾190億小時!「三動兩高」遠離失智症風險、延緩惡化速度 2025.09.19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失智症是目前全球第七大死因之一,不僅導致高度失能與依賴,也是造成老年人口殘障與生命質量下降的主因… 詳全文 >
-
青春痘一直吃藥都沒效?光電藍雷射輔助抗痘新選擇,控油更要滅菌 2025.09.19
青春痘透過正確治療,才能避免日後產生痘印跡與痘疤,而影響自信。近年醫用光電雷射的發展迅速,多款不同波長的雷射因應皮脂腺而生。台灣醫用雷… 詳全文 >
-
全台逾5成成人肥胖,提高多種癌症風險!減重藥物選擇多元,找對專科對症治療 2025.09.19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24年統計,全台逾5成成人為過重或肥胖,而肥胖與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脂肪肝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度… 詳全文 >
-
長期乾咳、走路喘,恐特發性肺纖維化找上門!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保平安 2025.09.19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俗稱菜瓜布肺,患者肺部會因纖維化進展,使肺部外觀或肺部電腦斷層影像呈現如菜瓜布一般的纖維。根據研究,IPF患… 詳全文 >
-
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治療曙光:新一代ADC如導彈,打擊更全面 2025.09.18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患者即使在早期接受治療,仍可能面臨復發,若進展為轉移性乳癌,往往代表著更長期的抗戰。隨著醫療持續進展與健保… 詳全文 >
-
拍板!政院生育補助10萬元,明年元旦上路!醫籲:問題在「育」,非僅是「生」 2025.09.18
為因應少子女化,行政院18日將通過三大育兒新方案,包括「生育補助」、「人工生殖補助」與「醫療性凍卵補助」,其中在生育給付部分將由中央統…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