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魏昌國醫師指出,腎上腺是內分泌腺之一,若出了腫瘤細胞病變,會引起死亡風險,因此要盡早切除。1名家住北部的74歲彭老先生,因身體不適,意外檢查出達14公分的腎上腺腫瘤,因手… 詳全文 >
-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1名25歲年輕男子,洗澡時發覺自己的「蛋蛋」不對稱,雖然沒有紅腫疼痛,但右側睪丸明顯比另一顆小且硬,於是至醫院檢查,經病理切片證實罹患睪丸癌,所幸及時切除右側…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醫師指出,罕見的「惡性皮膚型T細胞淋巴瘤」有新療法,1名38歲女性莫莉(化名),全身皮膚長滿約150顆大大小小的斑塊、腫瘤,亞東醫院以放射螺旋刀全皮膚HITS治療… 詳全文 >
-
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顧問醫師李惟陽表示,郭姓男子於6月健康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顆超過7公分、相當於網球大小的息肉,是臨床少見的大顆「鋸齒狀絨毛腺瘤」,屬癌前病變的惡性腫瘤,還好在癌細胞還沒轉… 詳全文 >
-
腸道放支架竟能取代人造肛門?1名8旬林老爺爺罹患大腸癌合併腸阻塞,排便不順,脹大的腸道直徑比平常大將近3倍,有壞死穿孔的風險,一般情況會在手術後做人工肛門幫助排便,但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 詳全文 >
-
1名57歲有吸菸、嚼檳榔習慣的男性,起初因嘴內傷口久未痊癒,看牙醫未果,3個月後嘴巴竟張不開,診斷後已為口腔癌第4期。據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口腔癌最折壽,平均減壽16.3年。新光醫院耳鼻喉科… 詳全文 >
-
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專任主治醫師劉興璟在門診接觸過數以千計的罹癌患者,也與這一些患者共同面對「生與死」的人生課題;令他最感欣慰的是,當許多患者乍聞罹癌出現悲觀的念頭,不再對人生抱持希望,似乎只… 詳全文 >
-
攝護腺癌好發於老年族群,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張延驊主任表示,臨床上也發現年紀40歲即已經罹患末期攝護腺癌,尤其針對晚期骨轉移,而且腫瘤數眾多的患者,荷爾蒙後化療能有效減痛、延長存活… 詳全文 >
-
1名63歲男性,右側嘴角出現1公分大小的「違章建築」,起初不以為意,沒想到越長越茁壯,經切片檢查後,證實已罹患口腔癌第一期。台中澄清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蘇家龍指出,口腔病變常被誤以為是嘴角… 詳全文 >
-
乳癌患者除了要面對原發癌症的威脅外,更要特別小心癌症轉移的問題!骨轉移是乳癌病人最常見的遠處轉移,大約有近5成 的乳癌轉移患者,是以骨頭為首次發生轉移的部位,且末期乳癌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高達6…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