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榔是國際公認的「第一類致癌物」,因嚼食造成在台灣每年約有2600人死於口腔癌,台大名譽教授、牙科醫師韓良俊表示,國內口腔癌發生率持續成長,目前已經成為台灣25至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 詳全文 >
-
英國癌症研究機構發現,男性在癌症的罹患機率上高出60%、死亡機率也高出70%,而女性則比較容易耽憂罹癌;Yahoo奇摩健康與華人健康網委託由創市際市調公司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有近一半的女性以… 詳全文 >
-
綜藝天王藝人豬哥亮今出示診斷書,親自証實罹患大腸癌二期,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癌第二期的患者,如果屬於早發現,都要先以手術切除,而且手術切除一般效果都還不錯;不過如… 詳全文 >
-
眼窩猶如「眼球的家」,但若出現眼球凸出、轉動卡卡的,就應小心眼窩腫瘤在搞怪。新北市署立雙和醫院眼科主任沈筠惇醫師表示,眼窩腫瘤發生原因不明,臨床分為惡性與良性,據統計,台灣每年約發生30多起… 詳全文 >
-
高居國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直腸癌,發生與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若發覺自己的飲食內容和身邊罹患大腸癌的親友類似,應盡快且定期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早期發現和治療。台大新竹分院腫瘤醫學中心診… 詳全文 >
-
臨床調查發現,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口腔癌病人最容易出現「雙癌並生」情況,其中第2類「並生癌症」,又以肝癌、轉移性口腔癌,以及食道癌居多。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呂邁醫師指出,嚼食檳榔及吸菸是口腔致…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趙祖怡醫師表示,肺癌在國內發生率排名僅第3,死亡率卻高居惡性腫瘤第1位。晚期肺癌患者在未積極治療之下,其存活期大約為半年至1年,如何有效降低肺癌死亡人數,延長… 詳全文 >
-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癌外科主任王輝明醫師表示,導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且由於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25%是晚期,第四期患者平均5年存活率… 詳全文 >
-
三軍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陳振豐表示,癌症患者使用標靶藥物及化療藥治療,普遍都有紅腫、乾癢與黑色素沈澱等皮膚問題。而目前使用的腫瘤標靶治療藥物中,常常引起皮膚反應的藥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 詳全文 >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癌症中心主任邱仲峯表示,根據臨床試驗,針對40名無法手術的肝癌病人,利用放射治療合併肝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試驗結果證實,合併療法對於縮小腫瘤的反應率達55%(腫瘤…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