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節到來,不妨來關心男人的大敵─攝護腺癌的潛在威脅!定期篩檢有助及早揪出護腺癌的癌蹤,若確診攝護腺癌,早期治療存活率高,且新一代荷爾蒙口服藥物已於今年8月1日起延長健保給付至三年,可以大大… 詳全文 >
-
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的發生率排名第四,在2021年攝護腺癌新個案人數近7500人,新發生病例已經為子宮頸癌的5倍多。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強調,國際知名醫學雜誌曾指出,有效降低攝… 詳全文 >
-
男性特有攝護腺癌在2021年癌症新個案人數統計逼近7500人,新發生病例已為子宮頸癌的5倍之多,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有鑑於此,早在2017年起開始積極推廣男性朋友進行PSA篩檢,… 詳全文 >
-
在台灣口腔癌9成都是以男性為主,在抗癌的過程,家人的陪伴是最大的支持,尤其,女性是抗癌成功的關鍵。母親節前夕,彰基醫學中心無喉暨開口笑(口腔癌)病友團體,舉辦「愛拚才會贏」感恩表演活動,彰基… 詳全文 >
-
台灣邁入高齡化會,攝護腺癌發生比率越來越高,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位列男性十大好發癌症第五名。由於早期攝護腺癌症狀不明顯,通常和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類似,導致許多病人一確診就是晚期… 詳全文 >
-
罹患大腸直腸癌第四期,腫瘤轉移也別放棄,複合式癌症治療有望出現轉機重生!彰基血液腫瘤科暨細胞治療中心主任賴冠銘醫師表示,為患者同時接受自體免疫細胞─自然殺手細胞治療強化患者免疫力與體力,並接… 詳全文 >
-
胃食道交界及食道中下段腫瘤的位置處在深處,傳統手術需要相當大的胸部及腹部傷口,才能達成好的手術視野,而內視鏡手術則因器械的靈活度而有所受限。如今藉由達文西手臂輔助,可以在狹隘的手術範圍中,保… 詳全文 >
-
根據2023年11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數據,口腔癌在我國10大癌症中排名第5,而在男性中,此排名更高達第3位,僅次於大腸癌及肺癌。亞東醫院耳鼻喉部鄭評嘉醫師表示,口腔癌危險因子包括:嚼食… 詳全文 >
-
食道癌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多數病人都是因出現吞嚥困難、吃不下、體重減輕、胸部或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解黑便,或慢性咳嗽等7大症狀時才發現。尤其,食道癌因惡性度與復發機率很高,而有「短命癌」之… 詳全文 >
-
前民進黨黨主席施明德於2023年12月中旬傳出肝癌復發,多次送醫,於2024年1月15日病逝,享壽83歲。施明德早年曾接受採訪,提到自己是在36歲時發現B肝帶原,而後有定期追蹤檢查;為了消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