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軍總醫院腫瘤科主任戴明燊指出,台灣每年新增一萬多名乳癌患者,其中約3000名癌友屬於HER2陽性乳癌,年紀相對較輕,因HER2基因過度表現,以致容易復發或轉移。 詳全文 >
-
乳癌已經有良好療效的標靶藥物搭配化學治療,根據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一份本土15年早期HER2陽性乳癌患者長期追蹤調查發現,證實標靶藥物對於淋巴結未轉移早期HER2陽性患者… 詳全文 >
-
婦女乳房篩檢門診中,常碰到因乳頭有分泌物而就醫的女性,佳里奇美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建仁指出,造成乳頭出現分泌物原因很多,若是有乳頭流血,就要小心可能是乳癌前兆。因此,提醒婦女自我篩檢乳癌,… 詳全文 >
-
1名現年50歲劉女士,5年前因婦科問題在他院就診,意外檢查出肝癌,沒有症狀,但是腫瘤竟然已大如小玉西瓜,近17公分,肝癌恐隨時爆裂,有奪命危機。幸經臺北榮總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施予… 詳全文 >
-
日前衛福部公布去(2016)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仍高居榜首。而在致死率最高的十大癌症中,卵巢癌首度擠下子宮頸癌躍居第10名。卵巢癌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已擴散,素來有「沉默殺手」的別… 詳全文 >
-
乳腺癌通常發生在乳房線上皮組織,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好發於50到70歲婦女,或40歲以下有家族病史的女性,但近年國人飲食習慣與運動習慣改變,年輕女性也有可能罹患乳腺癌。根據國外醫學博… 詳全文 >
-
罹患肺癌擔心轉移,包括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使得治療變棘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所幸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可以透過血液檢測,揪出基因突變,再使用標靶… 詳全文 >
-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最新研究發現,體重過重,肥胖和久坐的生活型態,已被證實會增加停經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因此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黃振僑指建議,婦女應適度控制體重,進行… 詳全文 >
-
乳癌不可怕,透過精準治療,不但存活期可延長,患者生活品質也大為改善。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沈陳石銘醫師表示,尤其,晚期乳癌HER2陰性第一線標靶藥物已經核准後,可說是目前乳癌精準治療已經全部到… 詳全文 >
-
對於治療後又容易復發的第三期大腸癌患者,目前治療成效已經有突破,以標準針劑輔助性化療之後,再接續口服藥物治療1年,能降低腫瘤復發率,並提升存活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王照元副院長表示…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