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及早揪出乳癌前期病變。為恭紀念醫院乳房外科施秉庚醫師表示,許多乳癌病人在早期並無任何症狀,等到摸到腫塊時,往往已是進展期。唯有定期攝影檢查,才能提早掌握病變,爭取最佳治… 詳全文 >
-
乳頭出現分泌物別輕忽,有可能是乳管內乳突瘤徵兆!大千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以涵表示,乳管內乳突瘤可分為單一性或多發性,單一性乳突瘤大約佔90%,常以乳頭流血來表現,且大多小於1公分,觸診、乳… 詳全文 >
-
子宮內膜並非越厚越好,子宮內膜過厚,恐增子宮內膜癌風險!婦產科沈孟勳醫師提醒,6類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應檢查子宮內膜狀態,以預防癌症風險。包括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具備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肥… 詳全文 >
-
抗癌之路不孤單!女性罹患癌症不妨參加婦癌學習營,能與病友在專家解答疑慮下,共同關注治療新知與檢查需知!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日舉辦婦癌學習營,邀請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癌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志隆、台大醫院…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女性特有的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及乳癌發生人數、死亡人數不只榜上有名,更可見發病年齡相較其他癌症早5年,癌症已成為女性健康的頭號敵人。對此,台灣… 詳全文 >
-
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問世,讓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出現曙光,且隨著健保逐步擴大給付,越來越多病友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長存活期且維持生活品質。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外… 詳全文 >
-
長期臥床的病人也有罹癌風險!去年年底一位在創世基金會苗栗分會臥床24年的51歲女性個案,因大量陰道出血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確診為子宮頸癌第三期。收治患者的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 詳全文 >
-
乳癌已持續蟬聯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當年度新增乳癌病例數超過1萬7千人,而在2023年,有2,972人因乳癌死亡,等同平均每天有8人死… 詳全文 >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是揪出肺癌的利器!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表示,而腫瘤消融手術適用於多發性肺部腫瘤或復發轉移肺惡性腫瘤的病人,對於因心肺功能不佳或不足以支撐肺部切除手… 詳全文 >
-
人類乳突病毒 (HPV)是沉默殺手,對於男女都可能造成威脅,甚至可能引發子宮頸癌、頭頸部癌症(如口咽癌)、生殖泌尿道癌症(如陰莖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等嚴重疾病。環境及職業醫學科謝怡君…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