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腳步越來越緊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女性因不同的原因選擇晚婚或延後生育,甚至因為疾病而無法立即懷孕。過了35歲以後,女性的生育能力逐年下降。如何在生育的黃金時期留住菁華的尾巴,將會是大家最引… 詳全文 >
-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一名22歲土耳其少婦塞特(Derya Sert)天生沒有子宮,去年8月,她接受了7小時子宮移植手術,順利植入了一個子宮,這是全球第一例成功移植子… 詳全文 >
-
一名婦人與罹患罕見腓骨肌萎縮症(簡稱CMT)的先生結婚,由於夫家期待抱孫子加上夫婦兩人也想成功受孕,卻擔心會生下CMT的孩子,於是求助婦產科不孕症門診,所幸經過第三代試管嬰兒(PGD)胚胎著… 詳全文 >
-
醫療烏龍再現!一名有2次流產記錄的孕婦,因再度懷孕到高雄某醫學中心拿安胎藥,不料藥劑師卻把治療禿頭的藥丸錯當安胎藥,孕婦服用幾顆藥後才發現,藥品包裝的字和藥袋不一樣,且因擔心影響胎兒安全,一… 詳全文 >
-
臨床上如果患者的胚胎品質觀察良好,卻一再失敗時,不要忘了請不孕夫妻接受染色體檢查。如眾所皆知,早期胚胎萎縮的原因以胚胎染色體異常佔多數。這些不正常的胚胎染色體有起因於精、卵本身染色體異常,也… 詳全文 >
-
自然條件下子宮外孕機率甚低,但人工生殖技術日益普及,子宮內外懷孕的機率已增加數十倍以上,偏偏要診斷出子宮內外懷孕,單靠早期血中妊娠及陰道超音波並不容易,需等到下腹部痛及陰道出血才能被發現,也… 詳全文 >
-
國內捐卵人數每年大約200人,但是捐卵的風險性高,值得有意捐贈者注意。除了民眾較熟悉的「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醫師也提醒不可輕忽取卵後大出血的致命危機。台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旭陽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我們正在找尋現實生活中的天使成為捐卵者」這是一張散佈於英國劍橋大學學生信箱的徵卵傳單,內容採柔性訴求,呼籲數千名聰明的名校女學生捐贈卵子,幫助無法孕育下一代的伴侶圓夢。根據《每日郵報》報導…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美國在10年之間卵子捐贈的市場成長了3倍,捐贈者平均為24歲的妙齡女子,每次可獲得至少6千磅(約台幣28萬5)的酬勞,因此有近3分之1的人捐卵的次數高達4次,引發排山倒海的批判聲浪… 詳全文 >
-
日前,英國驚傳有「卵子仲介」公司,對劍橋大學女學生發送「尋找天使」的徵卵傳單,希望她們發揮愛心幫助不孕症婦女,據傳曾有人開價營養費最高750英鎊(約新台幣3萬5千元),確實吸引不少女大生嘗試…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