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金森症為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口,國內65歲以上族群盛行率約為2%。臺中榮總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郭怡真表示,巴金森症的病患因腦部多巴胺快速減少,而多巴胺為協調人體運… 詳全文 >
-
癲癇症(Epilepsy)為一種腦神經元反覆自發性異常放電的疾病,盛行率大約5-10/1000,以臺灣人口換算,粗估全臺約有20至30萬名患者,並不算罕見。大約三成癲癇症病患會演變至藥物難治… 詳全文 >
-
纖維增生不良是一種源自於基因突變的偶發性骨骼疾病,是一種良性骨腫瘤,為健康的骨骼組織被不成熟的骨組織及纖維組織取代,在人體多處骨頭均有可能發生。但是,纖維增生不良發生於下顎骨的機率相當低。台… 詳全文 >
-
罹患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出現全身流血、流膿、脫屑,可以用「體無完膚」來形容,患者甚至經常半夜被癢醒,有患者形容「就像螞蟻從骨髓鑽出來」而無法入眠,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這些… 詳全文 >
-
台灣的法規允許合法借精、借卵,並有明確的篩選,如疾病、年齡、心理評估、捐贈動機,以及配對機制等。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王懷麟醫師指出,這些不具名的捐卵者能獲得固定的營養金補償,台灣的卵子庫… 詳全文 >
-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謝政達表示,當肺癌轉移至腦部時,若腫瘤較小、侵犯無功能性的區域,病患可能臨床上會一點症狀都沒有,但若腫瘤較大、侵犯有重要神經功能區域,造成腦水腫或顱內壓上升時,病患可… 詳全文 >
-
燒燙傷病情瞬息萬變!50歲郭先生,任職於臺南市某傳產工廠。某日工作時不慎跌入儲存鋼管冷卻水的水槽,當時水溫高達攝氏八十度,現場同事雖立即搶救拉出,但因郭先生肚臍以下半身浸泡在熱水中長達十秒鐘… 詳全文 >
-
超級細菌時代來臨!從臨床觀察,新冠疫情期間出現各種抗微生物藥物浮濫使用情况,再次加速菌株的耐藥性。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瑞興示警,目前數據顯示,後線廣效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比例從疫情前… 詳全文 >
-
一般民眾常聽過腦中風,但是卻很少知道腸中風,事實上,腸中風與腦中風、心肌梗塞形成的原因是一樣的,都是血管阻塞產生的缺氧壞死,而腸中風因動脈堵塞,甚至導致腸道壞死,對病人有相當的危險性。大千綜… 詳全文 >
-
久坐上班族飲食不忌口,愛吃炸物、辛辣食物,有可能使痔瘡發作!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江驊哲表示,痔瘡是肛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肛門處血管及軟組織(又可稱為「痔瘡組織」)隨著排便習慣…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