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患者眼中素有「不會死的癌症」之稱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國內估計約有12萬名患者,其中在門診追蹤治療約5萬人。健保署自去年4月1日起實施有條件限縮生物製劑治療用藥補助,1年後的今天,病友協會… 詳全文 >
-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診斷科苑梅剛醫師表示,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長達10年的研究分析,發現頭頸部癌症患者重複接受頭部電腦斷層5次以上,眼睛發生白內障風險比率是未接受電腦斷層對照組2倍以上。 詳全文 >
-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國民健康署補助45至69歲婦女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檢查,高危險族群可提早於40歲檢查,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任盧瑞華提醒,老年乳癌患者正持續增加… 詳全文 >
-
台大校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與其指導的台大腫瘤所博士班研究生陳菀均,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癌相關纖維母細胞(CAF),可以透過旁泌素(paracrine)機制,進行肺癌幹細胞的體外培養模式… 詳全文 >
-
忘記回診或服藥,是多數愛滋感染者可能面臨的問題,長期會加速病毒複製和突變,讓治療變得更棘手,健康也每況愈下。為提升愛滋感染者的就醫和服藥意願,國內首創健康管理APP,提醒愛滋病人規律用藥和回… 詳全文 >
-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彭凱鈴表示,老黃斑部病變惡化速度相當快,兩年內未積極治療,9成病人的視力可能惡化至0.1以下,達到法定失明標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造成老人嚴重視力障礙與失明的最常見… 詳全文 >
-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施庭芳主任表示,現在已經突破技術,將MRI和PET整合於一機MR-PET,透過此磁振暨正子同步掃描,揪出癌蹤,能夠一次到位。此一突破性的進展,將引領未來5至10年的影像醫學… 詳全文 >
-
中醫常講的「經絡」,經國外研究指出,不屬於血管、神經或是淋巴,而是一條更細小的「水道」,生物光能透過陶瓷材料發出的非游離輻射的高效能紅外線,解決經絡「水道」不暢通,讓自律神經失調,求醫過程屢… 詳全文 >
-
近日在美國傳出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愛滋病專家何大一在內等研究人員在猴子身上注射長效型愛滋病藥物,發現能提供長達數週的病毒防禦力,如果這項發現能應用在人類身上,就有望克服愛滋病預防的最大障礙,只… 詳全文 >
-
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科簡邦平醫師指出,「早洩」是男性最常見的性功能障礙,盛行率比勃起功能障礙還來的高。但是很多人對於早洩或勃起功能障礙卻分不清楚,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男性性功能障礙問題,治療方…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