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再度出現升溫跡象,疫情預估將於6月底7月初達到高峰,單週新冠就診人次可能上看5.5至6.5萬人次,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應自主儲備以下基本防疫物… 詳全文 >
-
美國科技業鉅子馬斯克近日被《紐約時報》報導,疑似長期使用K他命導致膀胱受損,引發各界關注。雖然報導真實性仍待釐清,但是泌尿科顧芳瑜醫師提醒,K他命雖被部分族群誤認為是娛樂性藥物,實際上對膀胱… 詳全文 >
-
癌症精準治療開啟新篇章!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與生醫攜手合作,成功開發出HLA-G的靶向性外泌體藥物載體平台—SOB100。周德陽院長表示,此平台已完成臨床前研究,… 詳全文 >
-
劇烈下背痛,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引發脊椎骨髓炎惹的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脊椎骨髓炎算是相對罕見且不易早期發現的疾病,加上治療困難、容易復發,常常需要多科別如感染、骨科、復… 詳全文 >
-
有拇指外翻的人要小心擠壓小腳趾變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楊子正表示,小腳趾變形是民眾腳趾很常見的變形,通常是蹠骨關節不穩定所引起的,常見的原因是拇指外翻擠壓、穿著高跟鞋、較長的腳… 詳全文 >
-
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攝護腺癌,引起全球高度關注,攝護腺癌也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臺中榮總率先引進達文西單孔SP系統,並完成該系統在台上市後全台首例手術,為攝護腺癌患者切除攝護腺,開創… 詳全文 >
-
在醫療專業與廉潔之間,能夠做到兩者兼顧,實屬不易,但臺北榮總就是有這麼一群人,默默在各自崗位上耕耘,不只醫術高明,更在廉潔操守、資源運用與醫病互動上做得滴水不漏。臺北榮總舉辦 「114年… 詳全文 >
-
白內障與散光是影響視力的兩大元兇,不僅讓視力模糊,甚至可能提高生活上意外風險!中壢國際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醫師表示,目前白內障手術已可同步解決這兩大視力問題:患者在手術時可選擇具備散光矯正功能… 詳全文 >
-
子宮內膜並非越厚越好,子宮內膜過厚,恐增子宮內膜癌風險!婦產科沈孟勳醫師提醒,6類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應檢查子宮內膜狀態,以預防癌症風險。包括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具備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肥… 詳全文 >
-
「肝臟不好怎麼會吐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家禹指出,肝硬化會讓肝臟周邊的肝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稱為門脈高壓),導致食道下段或胃上段的靜脈過度擴張,形成像水管膨脹一樣的「靜脈曲張…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