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及內分泌外科姚忠瑾主任指出,所謂高惡性乳癌是指乳癌第一次開刀治療後二年之內就復發,或復發時有二個以上臟器的轉移,例如肺、肝、腦部轉移,或是三陰性乳癌。乳癌在病理組織學… 詳全文 >
-
乳癌是女性殺手,戰勝乳癌就要及早發現!近幾年來,乳癌一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好發率第一名,每年新診斷的乳癌個案超過萬名以上。根據臨床發現,延宕或是輕忽篩檢,是乳癌防治上最大的盲點。臺北榮總乳房醫…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患者會提升5倍腦中風發生率!心房顫動患者為了預防血栓,往往會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但是,使用不當抗凝血劑,卻反而會增加腸胃道出血發生率。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詹益欣說明,心房顫動… 詳全文 >
-
肝癌治療有新突破!對於不適合或不願意開刀的肝癌患者,若進行傳統放射治療,病患常有噁心、嘔吐、疲憊等副作用,而且腫瘤控制率約50%;三軍總醫院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中心主任黃文彥表示,目前使用新的治… 詳全文 >
-
胸腔病變最難診斷者,大概非縱膈腔莫屬了。尤其是罹患縱膈腔腫瘤,通常必須等到腫瘤長大,壓迫到鄰近的器官,如氣管、心臟、大血管等,才會逐漸出現症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林敬凱醫師表示,透過支… 詳全文 >
-
發生在今年7月的尼伯特颱風,不但重創台東,令人扼腕的是,風災還造成台東馬偕醫院心導管故障,因為停機4天,被迫轉走4名緊急心肌梗塞病人。台東馬偕醫院在劉伯恩董事長表示,終於欣見該院心臟血管加護… 詳全文 >
-
揪出子宮內膜癌有新利器!雙和醫院研究團隊運用全球最大的子宮內膜癌基因資料庫,利用找出的3個基因的甲基化組合,可以自子宮頸抹片的細胞中,檢測出子宮深處是否罹患內膜癌,準確度逾9成。雙和醫院副院… 詳全文 >
-
「很多女性30多歲還不想生,看到新聞上許多女藝人快40歲才生小孩,便打定主意40歲再來。」安安婦幼中心周佩宜醫師表示,女性生育年齡有先天限制,並非每個人的體質都相同,如果本身屬於卵巢早衰體質… 詳全文 >
-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今年46歲的王先生,國一時腳踝反覆發炎腫痛,原以為是運動傷害,但受傷頻率實在太高,後經磁振造影確認為脊椎關節炎;但因為當時藥物一直無法讓發炎指標下降,詎… 詳全文 >
-
半夜突然醒來卻全身無力,以為是鬼壓床,或是感到非常飢餓想吃東西,甚至可能出現心悸、抽筋、手抖,嚴重甚至有暈厥等症狀,小心都是糖尿病患者夜間血糖波動的現象,背後隱藏的危機不可輕忽!中華民國糖尿…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