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門診常見的耳外傷中,較為嚴重且影響到構造及神經的部分,以「外傷性耳膜穿孔 」為代表,更需要及時處理,避免造成耳膜及神經永久性傷害。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文龍表示,門診顯微耳膜再生術是治… 詳全文 >
-
小兒罹患膽結石約有五成會感到上腹疼痛,產生包括急性膽囊炎或膽管炎等併發症。1名6歲孩童腹痛不止,結果診斷竟是罕見小兒膽結石,尤其膽結石卡在膽囊管進總膽管處,造成慢性發炎。花蓮慈濟醫院小兒腎臟… 詳全文 >
-
根據台北市癌症發生率統計,乳癌及大腸癌分別居第一及第四位,為讓市民遠離癌症威脅,臺北市衛生局推出智能「篩檢地圖」,讓50、40、30歲以上,適齡篩檢腸癌、乳癌,以及子宮頸癌的市民,更方便隨時… 詳全文 >
-
氧氣是人類賴以維生主要元素,長期因睡眠呼吸中止症缺氧,除器官會慢性發炎外, 新陳代謝下降,容易養出脂肪肝,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也容易造成心率不整、高血壓、失智、腦中風,甚至有發生猝死的風險… 詳全文 >
-
臺北癌症中心腫瘤心臟團隊、北醫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群耀指出,當腫瘤治療已日益進步、延長壽命之際,但卻有超過4成的癌症病患,死亡原因並非原本罹患的癌症導致,這當中逾2成是被忽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 詳全文 >
-
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因為乳房檢查必須在醫療院所進行,41歲的林小姐擔心可能會因而增加染疫風險,就先暫緩原定的乳房超音波檢查。時隔兩年,再去就醫檢查卻意外發現已罹患乳癌第二期!北投健康管理… 詳全文 >
-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主要分為阻塞型與中樞型。前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王大源表示,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發生睡眠中斷及低血氧,因此出現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 詳全文 >
-
台灣少子化嚴重,人口老化速度飆快,老年人口超過393萬人,且死亡人口數已連續2年超越出生人口數,新生兒人數今年恐萎縮到15萬人以下,台灣總生育率跌到1以下,成為全球倒數第一;茂盛醫院李茂盛院… 詳全文 >
-
以鎦-177-PSMA (Lu-177)治療併發遠處轉移的攝護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有效的治療之一。和信醫院核子醫學科黃玉儀主任表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即率先在2022年8月起進行台灣… 詳全文 >
-
緊急剖腹產則視母胎狀況是否緊急而定?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國銘表示,以胎兒狀況來說,胎盤早期剝離、臍帶脫垂、出現胎兒窘迫(心跳不穩),需要緊急剖腹產,「透過胎兒監視器察覺到胎心音不穩(或…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