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生深感不解,因其自3年前心肌梗塞過後,就已規律服藥控制並定期追蹤,怎料又再度心肌梗塞發作,而且血管竟然還比3年前更加嚴重。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表示,膽固醇所造成的危害雖不是立即性… 詳全文 >
-
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總理德魯(Terrance Drew)一行9位,今10日參訪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陪同參訪血液透析中心及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並探視六位克國於臺北榮總受訓學員。 詳全文 >
-
除了治療副作用降低外,免疫細胞治療對於癌症的控制也有影響。板橋中興醫院劉炳中醫師則表示,一對兄弟都是頭頸癌四期,哥哥在治療上額外搭配了免疫細胞治療成功控制癌症,直到目前都還會固定回診追蹤。而… 詳全文 >
-
我國每年增加約16萬名糖尿病新個案,已正式超車2021年新生兒出生數字。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至今仍有許多病友誤解胰島素用藥,錯過治療黃金期,針對治療後血糖控制不佳者,… 詳全文 >
-
媒體報導香港歌手47歲的陳曉東,上個月剛結束演唱會,近期透露之前拍戲時在飯店房間內關燈滑手機,突然發生暈眩、想吐、視力模糊,差點釀成失明。醫師表示罹患「虹彩炎性青光眼」,經過注射針劑治療,才…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研究數據顯示,「胃鏡袖狀縮胃成形術」可降低約15-20%的總體重,並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現象,外科局部胃切除減重術的效果相當,且可… 詳全文 >
-
台灣泌尿道癌症發生率大約每年每10萬人有4人,全台灣每年新增800例,若能早期發現,可以在癌症初期就診斷出來,治癒將大大提升。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指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日本知名臨床醫學檢… 詳全文 >
-
台灣癌症時鐘年年撥快,人人聞癌色變,醫藥界也積極研發各項治療藥物,治療過程中,卻常伴隨著種種不適症狀。三總血液科主治醫師戴明燊主任指出,6~9成乳癌病人治療期間會發生「癌因性疲憊症」。 輕度… 詳全文 >
-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解釋,神經內分泌腫瘤(NET )是內分泌系統的神經細胞病變造成的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症狀千變萬化,可能發生像盜汗、熱潮紅、低血糖、皮膚癢、慢性腹瀉… 詳全文 >
-
「主動脈剝離」死亡率極高,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歌手潘安邦、藝人黃鴻升(小鬼)等名人都因此急症猝逝,令人惋惜。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強烈胸痛,一旦發生…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