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瘤是一群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的腫瘤組織,血管瘤常見發生在嬰兒時期,部份也會發生在成年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學美容門診蕭玉屏醫師表示,血管瘤的種類分為很多,某些血管瘤會合併症候群與顱內內臟… 詳全文 >
-
我國逾九成洗腎中心及院所,已將遠紅外線治療作為瘻管的常規照護;且非侵入式治療,不須接觸人體、免除器械接觸感染疑慮,安全性高,是方便、有效的醫療設備。為協助提升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簡稱克… 詳全文 >
-
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進行心導管術後,使用止血加壓器,可能引發焦慮與緊張不適,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製作15至30分鐘的「守心神曲」,讓患者藉由聆聽音樂放鬆心情與轉移注意力。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督導柯… 詳全文 >
-
纖維肌痛症在台灣的盛行率約5.8%,相當約有130萬人受這樣「看不見的隱形疼痛」所苦。明明這裡痛、那裡痛,痛到生不如死,連拿起梳子梳頭髮、爬一層樓梯,都沒有力氣,大腦有如一團迷霧…。台灣疼痛… 詳全文 >
-
「睡眠呼吸中止症」和三高、中風、失智息息相關,依據統計,成年人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約佔二成,但國內確診數僅12萬左右,這和國人普遍對睡眠障礙缺乏認知及睡眠檢測排檢耗時有關。光田綜合醫院發… 詳全文 >
-
退化膝關節一定要換關節?57歲吳先生,近年飽受膝關節提早退化所苦,自覺換人工膝關節似乎有點早,所幸,去年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成功讓膝關節活動度重新解「鎖」。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指… 詳全文 >
-
車禍釀嚴重外傷骨折,小心血管也可能受傷害,使血液循環受損,出現「腫脹、壓迫、缺血、更腫脹」的惡性循環。大千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澤村表示,目前高壓氧治療有助建立「復原、消腫、更好的血循、更多… 詳全文 >
-
2022年台灣醫療科技展中馬偕紀念醫院以強化人工智慧、生醫研發及產業合作三大面向呈現過去研發成果。自發性腦出血為腦中風裡較為嚴重一種,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外科林新曜醫師的一項研究,則是利用人工智… 詳全文 >
-
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於今12月1日至4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萬芳醫院展出多項創新智慧醫療,包括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腸胃道零死角、洗腎動靜脈廔管狹窄偵測器;以及DxPrime 好完診:讓… 詳全文 >
-
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於今12月1日至4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臺大醫院今年以「跨時空智慧醫療整合應用」為主軸,展出包含「胃相大解秘:遠距醫療AI應用」、「遠距照護中心:傷口自動判讀系統…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