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心插管造成術後喉嚨疼痛?北市聯醫引進影像喉頭鏡,降低插管風險與不適 2025.10.23
在臨床麻醉過程中,病人常因對插管程序陌生而感到焦慮,部分病人更曾因插管造成術後喉嚨疼痛而留下不安的經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麻醉科… 詳全文 >
-
強強聯手鞏固韌性醫療!馬偕與三總簽立MOU,加強戰傷模擬演練 2025.10.23
強強聯手鞏固韌性醫療!馬偕紀念醫院與三軍總醫院為促進雙方於醫療、研究及產學等領域全面性合作,藉助彼此專才,10月22日由雙方院長代表簽… 詳全文 >
-
中風偏癱手部動作受限有救嗎?「限制誘發動作療法」助患者重拾手部功能 2025.10.22
中風是台灣主要的致殘原因之一,許多患者因偏癱導致手部動作受限,影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為提升中風後的復健成效,衛福部南投醫院復…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新藥登場,迎接治療新時代!耕莘打造「邊治療邊動腦」整合照護模式 2025.10.22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不僅侷限於藥物層面,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著手,建立全方位的照護模式。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表示,耕莘團… 詳全文 >
-
手機成為青少年家庭衝突導火線?親子溝通是關鍵,讓數位生活不再「失控」 2025.10.22
許多父母擔心孩子沉迷手機,影響學業表現與身心健康,便設下嚴格限制;而孩子則可能感受到被控制與不被理解,進而產生抗拒與反感。草屯療養院兒… 詳全文 >
-
多囊腎恐成末期腎臟病!彰基為教師切除6公斤多囊腎、活腎移植助重生 2025.10.22
多囊腎是一種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病,腎臟會出現如水泡樣的囊腫(充滿液體的袋狀物),且一旦病情逐年惡化,恐進入末期腎臟病階段,面臨腎臟移殖… 詳全文 >
-
掛不到號卻可以「加好友」網路問診?!小心詐騙!呂紹睿醫師現身聲明 2025.10.22
社群再次出現冒名事件,這次是LINE出現冒用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醫師肖像的「骨科呂醫師」!一位慈濟志工師姊在網路看到訊息,透… 詳全文 >
-
膝關節手術精準醫療新視界!馬偕啟用「電腦機器手臂輔助全膝關節置換」 2025.10.22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膝關節病變的患者逐年增加,膝關節置換手術已成為許多病友恢復行動能力與生活品質的治療選項。馬偕紀念… 詳全文 >
-
癌症不只是疾病,也是家庭重新凝聚的契機!「家庭的守護獸」展現愛與勇氣 2025.10.22
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國人癌症新增人數持續上升,平均約每4分2秒就有1人確診,與前一年4分19秒相比,癌症時鐘快轉了17秒,癌… 詳全文 >
-
主動脈弓部瘤增中風風險!客製化支架治療主動脈弓部瘤免開胸、免繞道更安全 2025.10.21
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造成主動脈破裂,是心血管猝死中排名第四的疾病,在所有主動脈疾病中,又以主動脈弓部瘤最複雜。臺北榮總心臟外科陳沂名主… 詳全文 >
-
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單純壓力?醫揭:女性常見缺鐵4大原因 2025.10.21
缺鐵不只會貧血,還影響情緒與專注力!身心科醫師尤冠棠指出,鐵質是人體製造血紅素的重要元素,但它的角色不僅如此,還參與腦內多巴胺、血清素… 詳全文 >
-
骨頭變軟、彎曲以為缺鈣?竟是罹罕病!性聯遺傳低磷酸鹽佝僂症終有藥治 2025.10.21
佝僂症是一種兒童骨骼疾病,主因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鈣或磷,導致骨骼礦化不良、軟化和脆弱。佝僂症又可分為鈣缺乏(與維生素D吸收或功能不足… 詳全文 >
-
懷孕驗出胎兒罹罕見「巴陶氏症」,忍痛引產!羊膜穿刺風險低,高齡孕婦宜受測 2025.10.21
「巴陶氏症」主要成因是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出現變異,造成染色體分離不完全,導致精子或卵子染色體的數目出錯。生殖醫學科李俊逸醫師說明,懷孕… 詳全文 >
-
肝功能異常別輕忽,小心是零期肝癌警訊!電燒治療去腫瘤保肝臟 2025.10.21
肝功能異常別輕忽,小心是零期肝癌警訊!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鄭煜明醫師表示,在第零期使用電燒治療普遍可根治,不需要化療,已經有遠處轉移… 詳全文 >
-
耳機降噪功能強一定好?醫示警:長時配戴恐影響聽力,應遵守60/60原則 2025.10.21
無線耳機是許多上班族、學生必備物品,從通勤、工作到睡前放鬆,許多人習慣一戴就是好幾個小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田輝勣表示,… 詳全文 >
-
流感併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致命風險高!醫籲:左流右新、肺鏈疫苗不可少 2025.10.21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而肺炎鏈球菌是導致肺炎的主要原因。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吳至行教授呼籲,在流感季節來臨… 詳全文 >
-
北榮核醫藥品自動分裝系統,榮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獎! 2025.10.20
北榮以「核醫藥品自動分裝系統」榮獲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發明競賽金獎。本項創新技術由核… 詳全文 >
-
對抗骨質疏鬆症,做低衝擊運動!居家輕鬆做3動作,強化骨力 2025.10.20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防治骨質疏鬆症就趁現在!骨質疏鬆症像是一種「偷偷在骨頭裡動手腳」的疾病,平常沒有明顯症狀,但一旦… 詳全文 >
-
除了三高,更應重視一低(低骨質密度)!「這樣做」防範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 2025.10.20
骨質疏鬆症一種威脅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特別容易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骨質疏鬆症是全球僅次於心臟病的重要健康問題,… 詳全文 >
-
1歲以上幼童最常見2大意外!嬰幼兒哈姆立克法和CPR要訣是什麼? 2025.10.20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都有幼兒因誤食異物、噎到而送醫,甚至延誤急救導致憾事。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響應全國病人安全週,今年以「兒童安康,…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