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5/3 上午 11:07:38

找不出病因,恐自律神經失調?中醫:體內陰陽失調惹禍,必按3大耳穴養心安神

(關鍵字: 失眠 , 自律神經失調 , 陰陽失調 , 郭祐睿 , 耳穴

春天天氣善變,更應留意身體健康的保養!如果感覺睡眠品質差,或出現腹瀉、便祕、脹氣,或頭痛、渾身上下莫名痠痛、疼痛,凡事提不起勁等,就醫檢查卻查不出任何疾病,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已找上你!中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大部分屬於非臟腑、功能性的失常,且多為生理影響心理,除了注重日常生活作息、飲食、運動之外,透過中醫對症治療、按摩耳朵重點穴位,皆有助達到養心安神的作用,減少不適症狀。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失衡引起

一般來說,自律神經又稱為自主神經,是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組成,也屬於神經系統的一環,自律神經不受大腦意志控制,但卻仍易受到情緒所刺激與影響,當具有促進作用的交感神經跟具有抑制作用的副交感神經失去平衡,就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身體、心理層面,更年期族群常見

自律神經失調會引起的問題很多,簡單來說分為2大類,一為身體層面,另一為心理層面。身體症狀包括全身痛、睡眠障礙、頭痛、頭暈、耳鳴、血壓不穩定、心悸、腹瀉、便祕、胃酸逆流、免疫力下降;心理方面則會感覺到疲倦、壓力、緊張、焦慮等現象。

郭祐睿中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常會出現在長期失眠、情緒壓力大、月經前後、更年期階段的族群當中,不一定會有年齡上的區分,雖然一部分是身體不適而影響心理健康的案例,但基本上往往不是身體問題,都是屬於心理因素影響生理為主,例如壓力過大、憂鬱等等所引發的不適症狀。

尤其春天忽冷忽熱,人體更容易出現不適,中醫經典古籍《內經》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逆之則傷肝。」春天季節特性是「風」,氣的運行主「升發」,若是本身的精神壓力大、情緒緊張,肝氣的舒展不佳,無法在春天的時候得到抒發,就會加重情緒的不良反應,導致壓力爆發。

西醫稱自律神經失調,中醫認為是體內陰陽失調

事實上,中醫並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這個名詞,而是陰、陽理論,陽如同交感神經,陰就是副交感神經,假如有一邊偏盛產生失衡狀態,就會出現陰陽失調,中醫稱「陰虛」則「陽盛」,包含了燥、熱、動等特性的臨床表現;若再進一步亢奮,中醫稱為「火」證,例如血壓高、頭痛、易怒、口乾、嘴破、焦躁。反之,若是「陽虛」則造成「陰盛」,則出現疲倦、情緒低落、腹瀉、耳鳴、頭暈的症狀。

中醫治療自律神經失衡、陰陽失調,是依照個人整體表現,來推斷其體內的臟腑氣血陰陽,再給予治療,例如若有口苦、易怒、血壓高、頭痛等症狀,則屬於「肝陰虛」,要從補肝陰、瀉肝火下手;若出現心悸胸悶、呼吸喘促,則類似「心陰虛」症狀,要養心滋陰;假如有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胃口不好,就是屬於「脾陰虛」或「胃火盛」,治療各有不同。

調節自律神經失調6大要訣

針對找不出病因的自律神經失調,要先告訴自己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種病,而是因為生活讓你自己失去平衡了,也因此要從各種不同的面向去找到平衡點,郭祐睿中醫師提出以下6點建議,可供有自律神經失調困擾的人參考:

1.運動:規律運動如健走,有助於邊走邊深呼吸,讓副交感神經活絡,將氧氣和營養送到每個細胞。

2.曬太陽:在空氣品質佳時可至戶外活動,多照射陽光,呼吸新鮮空氣。

3.補充維生素D跟鎂:對於因為壓力、疲勞所造成的失眠,適量補充維生素D跟鎂,有助改善神經肌肉的緊繃,提供適當的電解質,讓身體自然放鬆。

4.維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與日夜作息顛倒,維持健康生活。

5.多跟朋友聊天:嘗試擴大自己的交友空間,多參加朋友聚會,適時紓壓。

6.宗教信仰:透過宗教的力量,安定心靈。

平衡自律神經失調必按3大耳穴

調理自律神經失調的穴位很多,一般民眾可以透過按壓以下3個主要的耳穴來舒緩心神。

穴位1/神門穴:按壓神門穴可以調節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的作用,達到養心安神的功效。

穴位2/皮質下:皮質下可以調節大腦皮質,有止痛安神的作用,對改善失眠多夢也有很好的功效。

穴位3/交感穴:交感穴能調節自律神經,有舒筋活絡、寧心安神的作用。

按壓方法:最簡單的方式是以食指跟大拇指將整個耳朵拉一拉、捏一捏,慢慢由上往下整個按摩一次,每天可以按摩5-10次。

【中醫師小叮嚀】:

郭祐睿中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大部分屬於非臟腑、功能性的失常,尋求中醫協助能幫助身體機能恢復平衡,不過也要注重飲食、作息、運動,不能過度的食用刺激性的飲料跟食品例如酒類、辛辣、炸物等;另外,心理上的紓壓、放鬆、自我調適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使得陰陽平衡,自律神經維持正常狀態。

規律運動如健走,有助於邊走邊深呼吸,讓副交感神經活絡,將氧氣和營養送到每個細胞。
規律運動如健走,有助於邊走邊深呼吸,讓副交感神經活絡,將氧氣和營養送到每個細胞。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